“富强”这个词,是一个并列词语:民富而国强,才是国家的真正富强。人民富足,是一国存在的终极意义;国家强盛,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。所以“民富”和“国强”,是相互成就互为表里的一对概念。
中国文化里说起的“民主”是投注给人间一种忧国忧民、兼济天下的情怀。“以民为主”体现社会的责任,“为民做主”要求政府的责任,“由民做主”需要民众的责任,民主国家的构建,人人有责。
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生存至今、始终未曾中断的古文明,在世界潮流的涌动中曾一时落于人后,实在属于历史的常态,那是由旧制度转型到新世界的秩序调整过程、是一个泱泱大国自我更新的必要积累过程。
和谐,也就是和睦协调,几乎可以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,是各家各派的共同主张,是万事万物的最高追求,是中国人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文化心理、政治信条、智慧要求。和谐的信念在国学中具有深远根基。
心的自由,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。人力所能永远是有限的、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,然而,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,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。
社会平等,这是对每个人生存权利、每个人生活状态的保障,是一种制度上的追求。而具体到我们每个人的个体精神,个人在社会活动中,强调的更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、尊严上的平等。
公正,就是公平与正义。公正,既要从制度和法律层面去树立,构建社会的准则;也要从历史和文化方面去梳理,实现人心的教化。以国学的视角谈公正,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探讨。
当“法治”成为举国上下高度统一的行为认同,人们便可以自觉遵循内心准则的感召、接受自我的约束,而不是寻求外部规则的漏洞、挑战法规的底线。